返回

大明:五年狗縣令,震驚朱屠夫

首頁
關燈
護眼
字體:
第420章 車隊排到了城外!這是交稅還是萬國來朝!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
 

-

當第一批押送稅銀的車隊抵達京城時,看到浩浩蕩蕩的車隊和護送將士,百姓們內心無比震撼。

要知道,這纔是一個州府的稅收!

隨著越來越多的車隊進入京城,押送官兵人數也從數百人漲到數千人時,走過路過的百姓全目瞪口呆。

他們也不是冇見過軍方護送稅銀,可幾乎都是稀稀拉拉的將士,根本冇有什麼看頭。

現在這浩浩蕩蕩的隊伍,差點驚掉他們眼球。

回過神來的百姓紛紛議論,猜測今年稅收收了多少銀子!

正當人們各種熱議時,突然一個車隊引起了眾人注意。

“靠!”

“我冇看錯吧,吳知府那個鳥不拉屎的窮縣城,竟然出動了四輛馬車。”

“簡直太不可思議了,我都很多年冇看到吳知府他們上京交稅了。”

熟悉情況的百姓懵了,想不到大明最貧困的州府,往年幾乎繳不起稅,今年竟然用四輛馬車來裝稅銀。

看來他們今年不但擺脫貧困的帽子,還有錢納稅了。

聽著耳邊傳來各種熱議聲,吳知府驕傲地昂首闊步,整個人神采飛揚,倍感有麵子。

前幾年交稅銀的時候,當時他連一小袋銀子都收不到,更彆說什麼隨行官員。

自己一個人騎著小毛驢,淒淒慘慘地走在官道上,身邊一輛接一輛的馬車呼嘯而過。

尤其是官服上的補丁補了一層又一層,好幾次被誤認為是逃難的。

要不是隨身帶著官印,怕是連京城大門都進不去。

今年他終於挺直腰桿,押送四輛裝著稅銀的馬車,揚眉吐氣地進京。

“天呐,你們看,那麼窮的地方,今年都收了那麼多稅銀。”

“這還是第一批,簡直太不可思議了。”

百姓們無比震撼。

“說到底,這還是得益於宋大人的新策,才能讓大明各地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。”

在百姓們的熱議聲中,一批又一批的車隊直奔戶部而去。

到了戶部後,戶部官員開始登記並大聲地報數。

他們要讓眾人知道,大明今年的稅收有多豐厚。

隨後幾天,押送稅銀進京的車隊一直絡繹不絕,甚至從戶部排到了城外。

聲勢浩大的車隊,再加上護衛的將士,那場麵彆提有多壯觀。

京城中的文武百官看到如此振奮人心的場麵,驚得眼球差點掉了一地。

淮西一派的人更是如此。

他們派人打探得來的訊息,得知一個行省的車隊就有上百輛。

不用問,都知道車隊裡裝的不是稅銀,就是繳稅的糧食,鹽等物品。

得知今年稅收如此豐厚,李善長差點下巴都掉了。

李善長身為大明第一個丞相,也曾打理過戶部事務。

他從未見過像今年這般聲勢浩大的交稅行動。

等著交稅的馬車,竟然從戶部排到了城外。

真的有那麼多稅嗎?

而且這還隻是一個行省的數量。

“派人去打聽一下,今年收了多少稅?”

其實不用打聽也猜得到,今年稅收不能少了。

越是知道答案,李善長就越是如坐鍼氈。

他當初大力治理江南,就是想讓江南經濟騰飛,到年末納稅時替自己長臉。

那時自己就會多一份政績,讓淮西一派在朝廷上的分量更重。

哪想到最終卻以敗績收場。

現在各州府紅紅火火地往朝廷運稅銀,文武百官甚至皇上,肯定第一時間想到這是宋隱的功勞。

無人會想到他李善長,更想不到淮西一派。

李善長萬分關注時,此事也驚動了朱元璋。

馬車都排到京城外了?

這是交稅還是萬國來朝?

連著幾天交稅的馬車,隻多不減,戶部官員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。

他們分班日夜輪軸轉,為的是早點把第一批的稅銀統計出來。

雖說各州府都有統計,但戶部也必須要重新計算。

這些稅銀全部要入國庫,自然不能出任何差錯。

一個還不算是經濟發達的行省,稅收統計就讓戶部加班加點地忙活了四天。

隻是,當統計數據出來後,朱元璋和文武百官都嚇了一跳。

僅僅隻是一個行省,第一批的稅銀就高達上億,還有四百萬石糧食,及上百萬匹布料等。

戶部統計告一段落,戶部官員終於有時間上朝。

當宋隱露麵後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他身上。

“啟稟皇上,江西省的稅收情況如下,稅銀一億五千兩,糧食四百萬石,六十萬匹布,還有鹽、茶葉各種物資。”

“現在正在統計其他行省的情況,但是福建、北平、江南這三個行省的稅收金額過大,估計今年統計不出來,但戶部定會加班加點,儘快完成統計。”

宋隱話落,朝堂上所有人都瞪大眼珠。

他們看戶部官員忙的熱火朝天,感覺金額會比較可觀,但冇有想到數目會如此巨大。

此時此刻,冇有一個人還能淡定。

一個行省,還不是最富裕的行省,一年稅銀就一個多億,這還不算上其他物資。

那如果是福建,北平這些稅收大省呢?

稅銀會有多恐怖?

朱元璋聽到這些數目時,心臟狠狠地顫抖了幾下。

前幾日胡雄彙報說,來交稅銀的馬車很多,想必今年稅收會很豐厚。

但朱元璋怎麼都想不到,一個不算富裕的行省,稅銀就高達一個多億。

如果其他行省最低也有一個億,那就是十三億!

可是福建,北平這些經濟發達大省,又何止是一個億?

想到這,朝堂上的人都興奮得快無法呼吸。

就連資格最老的官員,都從未見過如此高的稅收。

甚至可以驕傲地說,大明今年的稅收已經壓過宋朝最繁華的時候。

高興之餘,許多大臣又無比羨慕宋隱。

因為這麼輝煌的稅收成績,全都是宋隱的功勞。

正是宋隱提出的新政,才讓大明獲得如此翻天覆地的發展。

“皇上,宋大人目光遠大,又是治理奇才,我大明福分不淺啊!”

“可不是嗎?宋大人奇思妙想,隨便用個百來萬的糕點小生意就讓大明各地刁民乖乖繳稅,這種情況以前哪敢想?”

“稅收創下新高,全仰仗宋大人治理有方。”

“臣以為,應該給宋大人嘉獎。”

有人提議後,其他大臣紛紛站出來附和。

庫存充足,他們也能受益,自然人人都高興。

所以都毫不吝嗇的給宋隱邀功。

-

『加入書簽,方便閱讀』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